#27 這個技能讓我在國際職場暢行無阻,你也可以!


Reader,

剛跟朋友K聊到他第一次外派時,他想像中的外派前和實際外派後的差距。

K是機械系畢業,是個文理組跨領域奇才。DIY能力極強,管理思維也極強大。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個性能打能罵好搓揉,同時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所有外派人的適性特質都能在他身上看見。可他唯一的死穴就是,外語能力。

他第一次外派面試的是儲備幹部,公司的職務要求他都能滿足,唯獨基本英語能力,差強人意。最後他還是被公司,而且一待就5年過去了。

K說,他那時為了這份海外工作啃超多商務英文書。結果實際落地以後卻一點都用不著。因為越南員工幾乎不會英文,公司裡有中越翻譯可以協助。

後來,他為了想跟員工混個Buddy Buddy ,開始依樣畫葫蘆、學起越文。五年以來,他可以聽懂基本越語,只是讀寫一竅不通。而且離開他的工廠,外邊的人就很難聽懂。

再來分享我在越南這幾年的職涯吧!作為一名精通越語的台灣人,在越南求職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就是外派工作面試錄取率超高,而且轉職也十分順利。

仔細想想,我只一次沒有被錄取的理由是英文低於多益900。那是一個需要陪老闆到歐美各國出差的秘書職務。

我的職涯在外派人裡面,算是一個少數案例。先是在台商的羽翼下做工廠,接著進美商做貿易,現在則是在日商做內銷零售。

這三份工作的產業和性質截然不同。而我也很幸運的擁有相對應的技能和經驗能夠獲得這些工作機會,同時讓我的薪水不會因為轉職而重新計算。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硬技能就是:越南語。

不然憑我這樣初出茅廬、不到30歲的女孩,根本很難讓海外的外商公司花重金請一個外國人上班。

其實外派到工作,英文只是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當地語言。

台商在海外的產業多數是外銷歐美的製造業(包含傳產和電子科技業)。業務、開發、品管,這三者有機會直接接觸到歐美客人的職務才會用到英文。管理、採購、廠務、工務等等,都以本地語言為主。

如果你和我一樣,在越南的外商公司工作,當然就需要相對應的語言。像我目前在日商的業務工作,就跟日韓同事說英文、跟越南同事說越文、跟客戶說中文和越文。並且還要把以前學的日文拿起來重讀。

10年前,學越南語其實是個很窄的賽道。除非往越南發展,不然這門語言在台灣能使用到的時機只有在公家機關的特定職位和人力仲介產業。當時來說,CP值也不高。但是10年後,已經不一樣了。

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外派,其中更以外派越南為大宗,請你務必要學習越南語!這個語言可以讓你在越南大殺四方,可以很有底氣的跟人資說把我丟到哪裡都能活下去。

(Ps. 4/22會為外派求職者們免費開放海外工作計算所得稅的詳解文一周時間,以應對日益增加的Local Hire趨勢。也先預告在方格子上的外派生存攻略即將在5~6月漲價了,需要的朋友們趕緊去訂閱吧!)

台灣勞工在國際上的名聲是素質很好的族群,像我待過的美商和日商都是需要會中文的幹部。不過他們更喜歡起用台灣人、馬來西亞人或新加坡、香港人。

因為台商在海外的企業數量極多,因此台灣人的數量也是最多的,會說當地語言的台灣人更是少之又少。馬來西亞跟新加坡、香港人在越南的人數也不多。

在台灣,你也用得上越南語。在學校遇到同學的越南媽媽、在公司遇到越南同事,甚至是去菜市場、吃越南河粉都可以用上。

越南人在台灣的數量之多,已經達到25萬人,真的十分驚人。除了一些白領階級比較少可以看到他們,但是日後也會逐漸看到。

以往因為社經關係,在台灣的越南人就像在越南的台灣人一樣,很難破圈跟其他人交流。隨著時間的拉長,越配或是越南移工都越來越融入台灣社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越南語也將成為一部分台灣人的母語。

換成是以前,我跟大家分享的是「不用學越南語,也可以順利外派」。但現在外派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兢爭越發激烈,建議你去學好越南語,在職場上就能繼續發光。在台灣也一樣,相信你身邊已經有越來越多越南朋友,甚至你本身就是越南女婿。

這次的電子報結尾,依舊要為秋姮老師的線上越南語課程「越南生活通行證:零基礎也能開口說道地越南語」打Call。支持秋姮老師,也支持知識衛星這個專門深度開發知識的線上課平台。

目前的優惠價格還有$3,780,下禮拜是最後一波募資優惠的上車時間。4/21後就會恢復$10,500的原價。結帳時輸入女孩瑪莎的專屬優惠碼「masa300」,現折$300。希望大家一起當學友囉!


一則私心推薦

兩篇精選好文

知識衛星評價與《越南生活通行證》課程優惠

2024年最新6款越南語單字書人氣推薦!

三大讀者資源

零經驗、零支援也不怕,帶你安心入門外派,升級去打怪

加入外派人天地

2015年從北越玩到南越,坐上飛機3小時,跟著瑪莎一起去旅遊!

越南旅遊一把抓 →

分享我10年學習越南語的魔法經驗總結,讓你少走彎路

收藏學習資源 →

女孩瑪莎(Masachang)

邀請你一起閱讀我創作的內容,希望這些資訊可以幫助到你!利用電子信箱訂閱我,可以定期收到我的最新通知喔!

Read more from 女孩瑪莎(Masachang)

Reader,近況如何? 距離春節後,已經開工一個月,希望這段時間你一切順利。 回想起上一次假期, 媽媽和我展開了為期14天的南越自由行。 最後媽媽在第10天就因為體力不支,提前結束行程。 熱愛旅遊的媽媽,每每講到出門遊玩就精神抖擻、準備大玩特玩。 屢次都是年少的我先舉旗投降,想拉我媽早點回家休息。 這次角色互換, 我第一次看到媽媽對她最愛的旅遊中喊著要休息。 另一邊,爸爸也正式退休。 父女倆通話的頻率增加,爸爸也學會用視訊通話。 然而,第一次開視訊時, 聊到一向健康、精壯的爸爸變瘦的話題。 爸說:「不是變瘦,是你爸年紀大了。蛋白質流失、肌肉也會流失。」 赫然發現, 父母和我的生命曲線正迎來重要的交界點。 以2023年統計台人平均壽命為80歲來說,放寬抓個90歲來看, 我剛過完人生的第一個1/3,來到30歲大關。 父母則是邁入人生的最後一個1/3…… 我從沒想過這個沉重的生命議題竟如此猝不及防襲來, 喘不過氣來的恐懼與不安把我拽進一個巨大的黑洞裡。 再熱情的越南艷陽、再滿布商機的生意場, 都無法引起我對生活的熱情與追逐成就的激情 好一段時間,我不出門、不社交、不創作,...

Reader,近來好嗎?你最近有沒有甚麼期待/努力很久的事情,終於實現了呢? 時序進入2024下半年,七月中我的家人終於來越南看我了! 以前家人覺得我不會在越南待太久,都沒人提這件事。不過日久天長,才開始把「去越南看女兒」這件事情掛在嘴上,直到今年才終於成行。 當旅遊變成生活 在海外生活的人,總覺得跟寶島朋友圈,活在平行世界。 起初會興沖沖地分享我們在外看見的美好,日子一久,就感覺說地再多、再生動,終究是與他們無關的生活。 (不知道,遠在寶島的朋友們,生活在不同城市時,會不會有類似的感覺?) 並非美好的事物減少了,而是我們的心態轉變了。 由一種「旅行者」的好奇心情,轉變成為「生活者」的沉靜狀態—那些狗屁倒灶的生活瑣事從感覺「有趣」變成「有病」的時候。 當我看到家人真的出現在這座城市的時候,平日裡鑼鼓喧天的噪音城市又變回美好。 尤其當我的櫥櫃裝滿來一客泡麵時,真的幸福感滿滿!(雖然越南也可以買到來一客,不過因為價格翻倍,每次要放進購物籃都考慮很久) 這次家人的旅行不是那麼順遂,有感冒發燒、中暑暈眩、噁心不適。不過感謝老天保佑,沒讓我們遇上急性腸胃炎。...

Reader,分享一個好消息(也許你已經知道了,但我還是想再講一次) 今年第二季,我正式和商業週刊簽下獨家專欄的合約囉!這是瑪莎的第二個合作專欄,未來將會發布關於外派職場的觀察和體悟。 如果你是純粹好奇外派生活的人,請你追蹤《商周女孩瑪莎專欄》。這可以讓生活在台灣的你,更進一步了解外面還有一眾7萬台灣同胞的海外職場樣貌。; 如果你是即將踏上外派旅途的人,請你追蹤《外派生存攻略》。這可以讓你免於瞎子摸象,知道外派生活的全貌,並且了解自己該準備甚麼心態與物件出海。(以及未來將會遇到的狗屁倒灶的鳥事); 如果你是因為旅遊喜歡越南的人,請你到《女孩瑪莎派越南》的部落格。這裡專門發布關於越南旅遊的資訊文章,有大量的懶人包、盤點文和景點地圖可以儲存。 你可能是因為工作來到越南,開始在地旅遊。或者是因為來越南旅遊,升起想在這裡工作的心情。不管如何,都很開心在這裡認識你。 (不過說實話,通常前者工作的閒暇時間多半會想返台休息或是去隔壁泰國旅遊) - 分享近期創作減少的原因。 受到Google演算法改變的影響,大量純內容創作者的網站都受到重擊。取而代之的,是權重大的品牌、購物、商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