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東南亞國家的一線城市和你想的不一樣


Reader,分享一個好消息(也許你已經知道了,但我還是想再講一次)

今年第二季,我正式和商業週刊簽下獨家專欄的合約囉!這是瑪莎的第二個合作專欄,未來將會發布關於外派職場的觀察和體悟。

如果你是純粹好奇外派生活的人,請你追蹤《商周女孩瑪莎專欄》。這可以讓生活在台灣的你,更進一步了解外面還有一眾7萬台灣同胞的海外職場樣貌。;

如果你是即將踏上外派旅途的人,請你追蹤《外派生存攻略》。這可以讓你免於瞎子摸象,知道外派生活的全貌,並且了解自己該準備甚麼心態與物件出海。(以及未來將會遇到的狗屁倒灶的鳥事);

如果你是因為旅遊喜歡越南的人,請你到《女孩瑪莎派越南》的部落格。這裡專門發布關於越南旅遊的資訊文章,有大量的懶人包、盤點文和景點地圖可以儲存。

你可能是因為工作來到越南,開始在地旅遊。或者是因為來越南旅遊,升起想在這裡工作的心情。不管如何,都很開心在這裡認識你。

(不過說實話,通常前者工作的閒暇時間多半會想返台休息或是去隔壁泰國旅遊)

-

分享近期創作減少的原因。

受到Google演算法改變的影響,大量純內容創作者的網站都受到重擊。取而代之的,是權重大的品牌、購物、商用網站。

這件事從去年底開始發酵,引起網路業界的大聲撻伐。畢竟這將使的大者恆大,優秀的素人一片倒地。此時的業界,瀰漫著被資本屠戮過後的血腥氣味。

而我自己的網站則是從四月開始,流量掉了40%,五月更是只剩10%。這是我在創作這件事情上,第一次無奈到想棄

同時間,我作為公司內的新人。去年經濟仍然不景氣的狀況下,我個人的單兵業績就佔越南區的20%。(公司還有其他國籍的業務跟二十個本地業務。)

以此爭取加薪,卻沒有獲得預期的結果。要進外商公司,就要能夠滿足他們貪婪的胃。

以及,我的身分轉變。正式成為待嫁閨女的下場,就是全世界都在向你發出「別工作、回家生小孩」的訊號。

我和往常一樣地坐到電腦桌前,卻是喝再多療癒珍奶,都敲不下一顆字。

生活中就是充滿各種酸甜苦辣,我相信就和現在看到這封信的你一樣。

Reader,近期有遇到甚麼無奈的事情嗎?歡迎把我當垃圾桶吐吐苦水囉!

-

時間在呆滯中溜走,所幸最後還是寫出了這樣一篇文章《在越南工作很省很賺?她:誤會大了!房租萬元起跳、開銷快和台北一樣貴

當初我抗拒公司安排我住進胡志明市貴鬆鬆的第二郡時,主管不解地問我:「第二郡很好、很方便啊!有公寓、有超市和百貨公司,有甚麼不好。」

唉唉....他一日本傳統大男人在越南當高管,是無法理解光是一個區裡不同菜市場就有不同物價的常民百態。

(我內心murmur:「給我跟你一樣的薪水,我就都沒意見」)

拿著台幹的薪水住高級住宅區,於是就催生了這篇頗有生活壓力的文章。

平均下來每個月三萬元的生活費,扣除一萬元房租有公司津貼。這些開銷和以往工廠包吃住的形式相差甚遠。

喜歡在市區到處逛街吃好料的朋友們是可以過得很開心、享受的。

我剛好是那個習慣住郊區,偶爾進市區走走逛逛就滿足的孩子。

文章發布後的反應頗為兩極。

同住市區的朋友驚奇的問我,怎麼找到房租一萬元的房子。

住在外省份工廠的朋友也很驚訝,原來市區裡「自由的空氣」這麼昂貴。

住在台灣的朋友們則是很意外,原來自己想像中物價低廉的(落後)國家,竟然也有這樣的消費水平。

實際上,東南亞各國的一線城市都十分熱鬧、繁華。

有人去柬埔寨金邊外派,最後因為生活費太高,而打退堂鼓。泰國曼谷跟印尼雅加達的消費水平也都不比台北便宜到哪裡去。

當然,你也可以像本地人一樣過著較低消費水平的本地生活。但你就要知道「如何像一個當地人生活」。

知道怎麼收包裹、怎麼叫修、怎麼叫水、怎麼處理垃圾跟資源回收,以及要跟哪些鄰里鄉親打好關係、送送禮。

某種程度上,我們這些外國人在一線城市過上看起來高大上的城市人生活,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技能不足以選擇接地氣的生活原型。

(但能滿足一下虛榮心,以及下班還有力的話可以跟阿斗仔社交一下)

我是很幸運可以在這裡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一則私心分享

" Những việc khó khăn chính là những việc đã từng dễ dàng nhưng đã đến tuổi khó khăn hơn. "

後來,這些簡單的事都變得越來越難。原來,是我們已經到了左顧右盼的年紀

兩篇精選好文

在越南工作很省很賺?她:誤會大了!房租萬元起跳、開銷快和台北一樣貴

胡志明市咖啡廳必訪5間絕美收藏!在末世皇朝古宅中體驗越南咖啡魅力

三大讀者資源

零經驗、零支援也不怕,帶你安心入門外派,升級去打怪

加入外派人天地

2015年從北越玩到南越,坐上飛機3小時,跟著瑪莎一起去旅遊!

越南旅遊一把抓 →

分享我10年學習越南語的魔法經驗總結,讓你少走彎路

收藏學習資源 →

女孩瑪莎(Masachang)

邀請你一起閱讀我創作的內容,希望這些資訊可以幫助到你!利用電子信箱訂閱我,可以定期收到我的最新通知喔!

Read more from 女孩瑪莎(Masachang)

Reader,近況如何? 距離春節後,已經開工一個月,希望這段時間你一切順利。 回想起上一次假期, 媽媽和我展開了為期14天的南越自由行。 最後媽媽在第10天就因為體力不支,提前結束行程。 熱愛旅遊的媽媽,每每講到出門遊玩就精神抖擻、準備大玩特玩。 屢次都是年少的我先舉旗投降,想拉我媽早點回家休息。 這次角色互換, 我第一次看到媽媽對她最愛的旅遊中喊著要休息。 另一邊,爸爸也正式退休。 父女倆通話的頻率增加,爸爸也學會用視訊通話。 然而,第一次開視訊時, 聊到一向健康、精壯的爸爸變瘦的話題。 爸說:「不是變瘦,是你爸年紀大了。蛋白質流失、肌肉也會流失。」 赫然發現, 父母和我的生命曲線正迎來重要的交界點。 以2023年統計台人平均壽命為80歲來說,放寬抓個90歲來看, 我剛過完人生的第一個1/3,來到30歲大關。 父母則是邁入人生的最後一個1/3…… 我從沒想過這個沉重的生命議題竟如此猝不及防襲來, 喘不過氣來的恐懼與不安把我拽進一個巨大的黑洞裡。 再熱情的越南艷陽、再滿布商機的生意場, 都無法引起我對生活的熱情與追逐成就的激情 好一段時間,我不出門、不社交、不創作,...

Reader,近來好嗎?你最近有沒有甚麼期待/努力很久的事情,終於實現了呢? 時序進入2024下半年,七月中我的家人終於來越南看我了! 以前家人覺得我不會在越南待太久,都沒人提這件事。不過日久天長,才開始把「去越南看女兒」這件事情掛在嘴上,直到今年才終於成行。 當旅遊變成生活 在海外生活的人,總覺得跟寶島朋友圈,活在平行世界。 起初會興沖沖地分享我們在外看見的美好,日子一久,就感覺說地再多、再生動,終究是與他們無關的生活。 (不知道,遠在寶島的朋友們,生活在不同城市時,會不會有類似的感覺?) 並非美好的事物減少了,而是我們的心態轉變了。 由一種「旅行者」的好奇心情,轉變成為「生活者」的沉靜狀態—那些狗屁倒灶的生活瑣事從感覺「有趣」變成「有病」的時候。 當我看到家人真的出現在這座城市的時候,平日裡鑼鼓喧天的噪音城市又變回美好。 尤其當我的櫥櫃裝滿來一客泡麵時,真的幸福感滿滿!(雖然越南也可以買到來一客,不過因為價格翻倍,每次要放進購物籃都考慮很久) 這次家人的旅行不是那麼順遂,有感冒發燒、中暑暈眩、噁心不適。不過感謝老天保佑,沒讓我們遇上急性腸胃炎。...

Reader, 剛跟朋友K聊到他第一次外派時,他想像中的外派前和實際外派後的差距。 K是機械系畢業,是個文理組跨領域奇才。DIY能力極強,管理思維也極強大。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個性能打能罵好搓揉,同時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所有外派人的適性特質都能在他身上看見。可他唯一的死穴就是,外語能力。 他第一次外派面試的是儲備幹部,公司的職務要求他都能滿足,唯獨基本英語能力,差強人意。最後他還是被公司,而且一待就5年過去了。 K說,他那時為了這份海外工作啃超多商務英文書。結果實際落地以後卻一點都用不著。因為越南員工幾乎不會英文,公司裡有中越翻譯可以協助。 後來,他為了想跟員工混個Buddy Buddy ,開始依樣畫葫蘆、學起越文。五年以來,他可以聽懂基本越語,只是讀寫一竅不通。而且離開他的工廠,外邊的人就很難聽懂。 再來分享我在越南這幾年的職涯吧!作為一名精通越語的台灣人,在越南求職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就是外派工作面試錄取率超高,而且轉職也十分順利。 仔細想想,我只一次沒有被錄取的理由是英文低於多益900。那是一個需要陪老闆到歐美各國出差的秘書職務。...